湖南省砂石协会欢迎您!   今天是:

首页 >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

违法采矿、无序采砂等环保造假花样百出!该地临时铺草敷衍督察!

发布日期:2023-12-11 14:25:57   点击量:1   标签:新闻中心
图片
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通报指出,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福建省发现,督察进驻前夕,泉州南安市在生态修复区突击种植树木、铺设草皮。现场检查发现,修复工作敷衍潦草,部分草皮甚至已经枯死。
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现对第二批5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图片

典型案例1丨福建省泉州一些县(市)违法违规开采矿山问题突出

图片
2023年11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福建省发现,泉州市一些县(市)借矿山修复、土地平整之名违规开山采矿,监管不力,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一、基本情况

泉州市石材行业开采时间长,遗留废弃矿山数量众多,约占全省三分之一,但近年来废弃矿山修复工作进展滞后,并且违法违规开采问题突出。

二、主要问题

一是以矿山修复为名,行矿产开采之实。惠安县路通采石有限公司石仔山场和强力公司满山红采石场于2012年关闭。2020年9月,惠安县批准两个矿山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由两家矿企共同成立的禾木农场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督察发现,该公司实际未按修复方案要求施工,现场不见修复、只见开采,矿区内遍地积尘,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项目实施以来,矿山不仅没得到修复,矿区开采面积反而扩大近一倍,达到104.5亩,非法占用林地27.9亩。督察还发现,该企业曾因生态破坏和非法排污行为被群众举报,但惠安县相关部门敷衍应付,仍于2023年11月批准了项目延期申请,致使企业违法行为至今未得到有效制止。

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矿山修复工程产生的剩余土石料,应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但惠安县却以协议处置方式将治理项目产生的矿产资源交由禾木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自行销售,存在国家矿产资源损失的风险。
图片
图片
图1 2020年与2023年惠安县两个矿山增加开采及破坏面积示意图,矿区开采面积扩大近一倍,达到104.5亩,非法占用林地27.9亩
图片
图2 2023年11月28日,督察组现场督察使用无人机拍摄,禾木农场开发有限公司不仅未修复矿山,反而大肆破坏

二是假借土地平整,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法明确要求,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督察发现,泉州市一些县(市)以土地平整名义出让涉及饰面用石材的地块,默许企业无需取得采矿权即可开采。2018年以来,相关县(市)出让的涉及饰面用石材地块共计33宗,饰面用石材储量近400万立方米。南安市泉州东进机械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取得鸡笼山部分土地使用权后进行土地平整,本应于2020年10月完成平整,但实际一直在进行矿山开采。截至2023年4月土地平整停止时,该公司已开采饰面用石材、砂石等矿产资源近100万立方米,其中超供地红线范围4.29亩开采。此后,南安市又将该地块以公开出让方式,交由福建祺宏建材有限公司继续实施“土地平整”,非法开采行为延续至今。2019年以来,该区域被群众投诉非法采矿、环境污染等问题达53次,有关部门虽然多次责令改正,但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督察组现场检查时,仍在非法开采,施工场地内管理混乱,污水横流,尘土飞扬。
图片
图片
图3  2012年与2023年南安市鸡笼山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图
图片
图4  2023年10月26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南安市鸡笼山存在违法开采行为

三是保护修复停滞不前,整治工作监管不力。2017年8月,南安市编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将蔡仔山区域纳入整治修复范围,并将其划分为两个生态修复区和一个综合整治区,其中综合整治区整治后用于园区开发建设。督察发现,自2019年工程实施以来,纳入修复工程方案的1409亩生态修复区,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2020年以来,综合整治区因非法开采、扬尘污染等问题先后被群众投诉举报达30次,即使在被福建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后,也未有效整改。

督察还发现,督察进驻前夕,南安市在生态修复区突击种植树木、铺设草皮。现场检查发现,修复工作敷衍潦草,部分草皮甚至已经枯死。
图片
图5  2023年7月9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南安市蔡仔山存在治污设施不到位问题

三、原因分析

泉州市一些县(市)和部门对矿山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在矿山监管上失职失责,违法违规开采矿山破坏生态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图片

典型案例2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卫辉违规挖砂采石 破坏生态环境和文物遗址

图片
2023年11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南省发现,新乡市辉县、卫辉等地违规挖砂采石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导致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赵长城遗址遭到破坏。

一、基本情况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卫辉地处太行山腹地,矿山石料、河砂等矿产资源丰富。河南战国赵长城遗址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分赵长城遗址位于辉县与卫辉交界处的山岭上。

二、主要问题

一是违规采石破坏赵长城遗址。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征得相关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和人民政府批准。2018年,卫辉市矿山主管部门为天然资源有限公司四车间办理采矿许可证时,未按规定征求文物行政部门意见,将长达651米赵长城遗址唐庄2段划入采矿范围。该公司缺乏文物保护法治意识,在采矿过程中没有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造成450余米赵长城遗址破坏。此外,原新乡平原同力水泥公司、原春江集团第三采石场等企业在违规采矿过程中也对赵长城唐庄1段和赵长城常村1段造成破坏。2012年,河南省认定赵长城唐庄1段、唐庄2段、常村1段三段长城实际共存在3010米,截至目前,赵长城遗址仅存在855米,71.6%长度的长城遗址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图片
图1  2023年11月12日,督察组暗查发现,赵长城唐庄2段被采矿破坏情况
二是石门河河道违规挖砂问题突出。石门河位于辉县中西部,河道内砂石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私挖滥采河砂对石门河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河南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规定,河道采砂实行许可制度,许可证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审批发放。督察发现,2021年以来,辉县市瑞祥机制砂有限公司、金砂源建材有限公司等制砂企业在属于西土楼大桥下游2000米禁采区范围的石门河河道内,未获采砂许可,无证非法采砂约160万吨,瑞祥机制砂有限公司因非法采砂在河道内形成2个巨大采坑,平均深度为16米左右,占地面积分别约为36亩和27亩。
图片
图2  2023年11月7日,督察组暗查发现,瑞祥机制砂公司无证采砂形成2个巨大采坑
2022年8月,新乡市水利局批复《辉县市石门河上八里公路桥至三合店村段(2022—2024年)采砂规划》,进一步划定石门河禁采区,并要求采砂作业应当采用边开采边修复方式进行,采挖过程中应及时对河岸进行加固、修复河床,恢复生态,保证河流通畅、防洪安全。上述企业在禁采区划定以后又新增开采约19亩和20亩。大量剩余废料凌乱堆存在滩地上,没有按相关要求开展生态修复,严重破坏河床生态环境,并影响行洪安全。
图片
图3  2023年11月7日,督察组暗查发现,瑞祥机制砂公司2022年8月以后新增采砂面积
三是非法采矿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矿产资源法规定,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并办理登记。2022年6月以来,卫辉市和辉矿山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在未取得任何用地、采矿手续的情况下,借卫辉市旅游路车西线南延工程道路建设之名,擅自违法占地并开挖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约46.8万吨,破坏自然山体面积约190亩。森林法规定,矿藏开采确需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卫辉市天然资源有限公司未办理占用林地审批手续,在采矿证许可范围外长期越界开采矿石破坏自然山体和林地,其中四车间2018年以来越界开采共计破坏自然山体和林地面积约295.2亩,包括林地35.3亩。
图片
图4  2023年11月11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卫辉市和辉矿山工程服务有限公司非法采矿破坏自然山体

图片
图5  2023年11月12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卫辉市天然资源公司四车间存在越界非法采矿

三、原因分析

新乡市辉县制定采砂规划缺乏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对河道非法采砂长期疏于监管;辉县、卫辉生态和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对无证、越界等非法采矿破坏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对破坏赵长城遗址行为查处不力。

湖南省砂协
微信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会员中心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2025 湖南省砂石协会 版权所有 邮编:410008 联系电话:0731-84351277 84351377 传真:0731-84351277 协会地址:长沙市开福区双拥路九号长城万富汇金座二十二楼
技术支持:长沙奇想网络 备案号:湘ICP备2021007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