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
(2021年11月22日)
新时代做好湘西地区开发工作,对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形成湘西地区开发新格局,推动湘西地区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不断完善湘西地区开发体制机制,强化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承接产业转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努力将湘西地区打造成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集聚区、绿色发展样板区和生态安全保障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开放环境、营商环境、创新环境持续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提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省内其他地区大体相当,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成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居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湘西地区开发新格局。
(三)实施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等5个市州,以及永州市江华县、江永县,共44个县市区。
二、主要任务
(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1.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全产业链建设。将张家界市建成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将湘西自治州打造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目的地。整合雪峰山地区旅游资源和品牌,推出国际山地徒步旅游区。着力实施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湘鄂渝黔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市(州)、旅游精品景区、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打造张吉怀、沪昆、渝长厦高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畅通联接老司城—武陵源—崀山—桂林世界遗产旅游走廊,构建武陵山国家旅游风景道和大湘西精品旅游生态圈。强化智慧文旅信息平台建设,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
2. 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宜机化改造,加强农林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提升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能力;推进精细农业发展和优质粮油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具有地域独特性的茶叶、食用油、南竹、水果、中药材、蔬菜、旱杂粮、花卉苗木等农林产品,打造“潇湘”茶、“潇湘”天然饮用水、“湖南茶油”、“湖南辣椒”、“湖湘杂粮”、“湘九味”中药材、“湘西猕猴桃”、“十八洞”等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优质农副产品及加工食品供应基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 发展优势制造产业。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链建设,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特色轻工、工程机械、丘陵农机等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培育引进大型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企业协同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协同发展区。
4. 推动产业特色化发展。支持湘西自治州打造文旅融合绿色发展先行区,张家界市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世界绿谷,怀化市打造五省边区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邵阳市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特种玻璃谷”和轻工产品出口基地,娄底市建设先进制造配套区和长株潭现代物流服务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动各县域重点发展1—2个特色主导产业,形成协同发展、错位竞争的县域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5.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及时帮扶,防止规模性返贫。继续做好就业帮扶,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6.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政策不松劲、力量不减弱、工作不断档。进一步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在安置点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健全创新城区大型集中安置区社区管理服务,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7. 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加强采购帮扶、协作帮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推动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市场、政府、社会协同推进的消费帮扶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8. 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创新赈济模式,鼓励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推动相关地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9.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建设武陵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行示范区,支持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短板。
(三)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发展支撑能力
10.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张吉怀等在建铁路,规划建设铜吉、邵永、襄常、益娄、永清广、石张、张吉怀高铁与呼南高铁联络线等铁路,研究谋划黔吉、怀桂、兴永郴赣和洛湛铁路扩能改造。加快推进官庄—新化、炉红山—慈利、桑植—龙山、张家界—官庄、新化—新宁、城步—龙胜等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安化—溆浦—洞口等高速公路,研究论证辰溪—凤凰、长沙—吉首、涟源桥头河—衡阳白果等高速公路。抓好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村镇开通公交线路。建成湘西机场,加快张家界、怀化机场改扩建,适时启动邵阳机场改扩建,新建娄底机场,加快通用机场建设。加快航道整治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11. 健全能源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娄底西、湘西自治州、张家界等500千伏变电站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氢能;加快开展娄邵永成品油管道前期工作,适时启动铜仁至凤凰、玉屏至新晃等一批天然气管道建设。
12. 完善水安全保障体系。因地制宜实施中小型水利工程,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优化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布局,加快犬木塘水库等大中型骨干水源点建设,实施大圳、涔天河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加快推进资水、沅江、澧水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大兴寨水库。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13. 构建新一代信息网。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实现各市州城区5G连续覆盖,重点城区、产业园区、部分工矿区深度覆盖;持续提升各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功能水平和互联互通能力,统筹推进工业互联网内网和工业企业外网建设,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行政村光纤和4G全覆盖。
14. 加快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建设。依托铁路货场、公路枢纽及干线机场,推进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基地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怀化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及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怀化国际陆港,推进娄底全国物流节点城市、邵阳省级物流枢纽建设。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加快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构建多层次、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四)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15. 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依托渝长厦、渝湘高铁,加强与成渝地区总部经济、消费市场的衔接,突出发挥怀化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作用,连通大西南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作,积极承接新兴产业转移。着力构建中非经贸地方合作的长效机制,支持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建设。在全省统筹发挥好现有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作用的基础上,推动符合条件的市州申报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在承接产业转移比较集中的园区建设出口监管仓库和进口保税仓库,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以张家界机场为支撑,构建全方位空中开放走廊。
16. 拓展省际互动合作。推动省际协作和西部边界县加快发展,支持渝湘黔边城协同发展合作区、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推进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特色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协同发展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区域合作新增长点。扩大湘桂琼合作,加强骨干通道衔接,深化与北部湾地区在东盟国家物流产业园、多式联运、国际中转运输等方面合作,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北部湾经济区,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打造怀化、邵阳、永州经广西、海南至东盟向海经济走廊,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
17.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支持通过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18.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合作,支持科研机构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支持创建一批省级创新平台,推进以高新区、“科创飞地”园区、“双创”示范基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五)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9.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供排水、燃气、城市路网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推进怀化鹤中洪芷、邵阳市东部等区域性城镇群建设。全面开展“城市双修”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强城市建筑设计管理,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推进县城城镇化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县城产业承载力和人口集聚力。增强县域发展动能,实施新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